PinnedPublished intopophiliastudio平庸建築論:建築設計背後的理想及現實「建築師和規畫者先提出建築全貌的構思,或者建築群整體布局的建議,隨即照圖施工。……我們經常可以在報上看到這樣的照片:滿面春風的市政官員與建築師俯視完美的建築模型,彷彿他們坐在直升機上,或者,把自己當成,神。」Jul 31, 2023Jul 31, 2023
Published intopophiliastudio所謂的「黑暗之城」其實相當五彩繽紛:《大圖解九龍城》「香港九龍一側曾經有一塊土地持續拒絕英國行使管轄權。土地狹小,面積僅僅2.6公頃,約是四分之一的金澤兼六園*。」放在台北來看,等同二分之一的兒童新樂園,裡頭卻塞有300棟的大樓,住進至多五萬人口。19世紀末,由於英國與香港無管轄權,中國則陷入內戰無暇介入管理,九龍城成為特殊的「三…Sep 13, 2024Sep 13, 2024
Published intopophiliastudio街上的愛爾希:當代城市空間的觀察與解讀「人們喜愛秩序甚於失序;他們掌握慣例而非實體;他們喜愛指導手冊,而不是眼前的混亂。」──詹姆士.克里弗德,《文化的困境》Jul 11, 2024Jul 11, 2024
Published intopophiliastudio此時此刻「烏托邦」這三個字對我們還有意義嗎?為什麼覺得「烏托邦」這三個字如此吸引我,或許是因為這個概念可以套用、解釋人類對於世界及一切事物的認知想像。以建築專業領域來看,如果「創造美好世界」是建築師的本命,那麼對於烏托邦的渴望必然流淌於設計師的血液當中,是不可忽視迴避的哲學問題。Mar 26, 2024Mar 26, 2024
Published intopophiliastudio嘉興街區空間觀察:細緻的空間圖說帶出「家」的故事與記憶建築史上最著名的地方媽媽珍‧雅各(Jane Jacobs)在《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書中以「街道芭蕾(Sidewalk…Nov 23, 2023Nov 23, 2023
Published intopophiliastudio讀《肌膚之目》:重新思考「空間感知」背後的理論價值與其困境「當今過分強化的建築思維與概念導致了它的物質性、感官性與實體本性的消失。充作當代先鋒的建築,通常忙於建築自身的宣講以及描述這一藝術可能的邊緣領域,而非回應人類存在的問題。這頗有缺失的重心引發了一種建築的自我中心主義,它是一場限於主觀與自治的,卻脫離了我們共同存在現實的建築討論。」…Nov 21, 2023Nov 21, 2023
Published intopophiliastudio從巴西首都規劃看台灣城市的重劃區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亞(Brasília),是一座服膺建築現代主義規劃、結合當時最新的國際建築規範及建築設計理念的現代城市。人類學家詹姆斯.斯科特在《國家的視角》書中以該城為例,說明一個經過簡化、標準化且「從零到有」憑空設計出來的人類城市當中有諸多詭異之處,摘錄書中精彩的一段敘述分享…Nov 14, 2023Nov 14, 2023
Published intopophiliastudio建築觀點下的地方觀察最近在幾次講座及和朋友閒聊的時刻多次提及朵琳.瑪西(Doreen Massey)的「全球地方感(A Global Sense of…Oct 23, 2023Oct 23, 2023
Published intopophiliastudio眷村觀察學:從日常生活展開眷村觀察「人們用建築的手段來為自己的存在於世創造生活空間。」— — 諾伯舒茲,《居住的概念:走向圖形建築》Oct 11, 2023Oct 11, 2023